新世界观科普 《认识脉轮》《认识经络》《认识灵魂》,到底适合谁?
千帆过
2021-11-16
1,244
1
本想等《认识气场》完成后再来个回顾的,前几天有位第16批印制的读者说收到书后有点失望,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写篇文章来说明一下,到底这书适合谁?

在《我为什么要做“人的解读”这个公号》里说过,我希望花个几年的时间,把“人的解读”公号发展成一门课,这是在学校教育里不提供,但人生必需的通识课。
毕竟最近40年来有很多研究成果,大家应该了解,有益人生。上个月公号刚过了4岁生日,见回顾文章《四年了,坚守一颗执着的心》。
四年来,我写东西基本以西方的为主,为什么呢?因为从普及来讲,西方的比较适合普通大众去了解,特别是忙碌的职场人。佛道的东西没碰,原因有两个:一是对这个领域不熟,概念体系不好对应,二是对普通人并不友好,若没有体验不知道是说啥。
所以,我选择了走外围路线,先把基础铺垫做好,再回来看佛道的东西就会容易理解。大家不要以为西方的东西就很浅,比如凯西的东西你一辈子都未必能吃透,布蓝能如果在国内也是响当当的得道高僧。
我希望藉此能带给大家全球化、大历史的视角,或者说在太空看地球众生的视野。
基于这样的理念,写出了灵魂、经络、脉轮、气场等系列文章,让大家有个快速的、系统化的了解。

去年因为疫情哪也去不了,就着手把公号文章做成了电子书,美其名曰“自出版”。结集成册,主要是方便那些不曾了解这个领域的人。
有读者说,『你做了很重要和很必要的基础性“科普”工作。不光是我的话,是一些老师的话。』她确实说得很到位,这正是我的初衷。
名叫《认识**》的好书不少,基本上是入门必备。比如《认识电影》是学电影的必读书目。《认识艺术》是艺术入门的经典读物。《认识乐理》让零基础者可以轻松入门。《认识宇宙》则是科学家写给大众的宇宙通识课。
所以,我把自己的三本书也叫作《认识**》,就是希望补上关于人的解读的大众通识课,算是抛砖引玉吧。《认识灵魂》是灵魂学入门必修课,《认识经络》透过现代科学视角看中医,《认识脉轮》则是脉轮入门简明教程。第四本《认识气场》是揭示人体能量场的奥秘,预计年底可写完。

在《认识脉轮》《认识经络》《认识灵魂》依次出了电子版(现在不提供了)之后,没想着出纸版。读者@糖不甜发来自己的A4彩色打印版,说看完了再装订成册。这样可以记笔记,经济又实惠。

后来读者@懿水笑靥做了两套彩打精装版(四本),送了我一套,就是下面你看到的。之前从未想过做成书,才知道,效果竟然可以这样精美!她比我都上心,非常意外,非常感动!要知道她做四本花了八百大洋,换作我舍不得啊。

后来就请读者@大头虾设计了封面,出了黑白平装版,目的就是降低成本。但是平装容易掉页、翻页困难,而且还是黑白的,读者反馈难有阅读欲望,就取消了。注意哦,书名是繁体,内容是简体。
精装本的阅读体验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,在@懿水笑靥的版本基础上,加了封面,把装帧由无线精装改成了锁线精装。

锁线精装,可以180度平摊开,彩印清晰度也好,图片比电子版耐看,都超出了我的预期。所以,后续的精装全改为了锁线。

后来在读者@红楼归晚的强烈建议下,把《认识灵魂》也做了锁线精装。他觉得有色彩能最大还原事物呈现的本原,帮助更好的了解和判断。后来收到样书后,发现果然值得做精装,效果很棒。
这样,历经了这四个阶段,才有了现在《认识经络》《认识脉轮》《认识灵魂》三本书的锁线精装版。你可以看到,这一切都是读者们推动发展的。

之所以说它是书,仅仅是看起来像书而已,一定要降低预期,不然你会很失望。
因为这是私人订制的打印装订版,不是正式出版物,没有经过传统出版的三审三校、编排印制,会有很多错字,留白也不足。另外,文章本来是以适合手机阅读的网文形式呈现,有大量配图,这就导致占用纸张过多。

读者@悦溪 说要帮忙联系出版社,被我婉拒了,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是有些内容属于国内禁止出版之列,二是图片及引用文字版权问题。读者@Luna 也特别提醒我注意。所以,这三本不可能公开出版的,属于私人印制,供内部交流。
读者@安宁 也曾帮忙联系了印刷厂,不过起印量得三五千,放弃了,继续打印装订吧,这也是为啥贵的原因,没量啊!

阅读,是与作者心的相应。我的书,是写给想要了解这些领域的入门者,用跨领域的视角解读,或许能带给你新的认知。如果你是资深人士,请略过就好。

一类是觉得我做这事挺有意义,二话不说愿意尽己之力支持一下,虽然她们可能不需要书。这类是我最核心的读者,没有你们,我根本不可能坚持这么久,缘由见《千帆计划》。
一类是觉得能收获些新知,觉得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,喜欢看纸版的就定了书。我呢,乐意为大家组个团降低一下印制成本,同时这也是一个我了解读者的过程。
还有一类虽然喜欢,确实暂时没有能力支持,也无力担负纸版费用。没关系,公号文章为你敞开,随便看,等有一天你有能力了再来支持我也不迟。

再有一类是,感觉得这东西瞧不上眼,也没啥用,那就走开就好。佛门虽广不度无缘之人,更何况这一个小公号,也仅适合少部分人的口味而已。
有读者要帮忙推广,我婉拒了。因为,这“书”只是公号文集的纸版,得是懂得其价值,正好需要的人,才适合拥有。不然,去看在线版不香嘛。
有个读者说“ 读书的时候入戏也很重要,要不然信息没办法直接进潜意识呀,出戏太多,就读不下去了,这个精装本应该能有这种沉浸式阅读的感觉”。

色泽味俱全的精神食粮,传递的不仅仅是字和图,更是你手指翻阅时的链接感。电子屏幕的感觉差很多,墨水屏略强一些,纸版更有沉浸感,所以基本上好书能买得到的,我都买本纸版来看。
如果当年有这样的书,我不会坚持四年去做这些分享的,直接花钱可以节省我大把时间,我有那时间精力干些啥不好啊!

之前有位老师跟我说,他真希望给学生讲讲脉轮和经络的知识,他是教生物的,觉得这个工作真的要开始在高中普及,或者叫扫盲了!我说应该从小学生就开始了。
让我没想到的是,竟然会有9岁的读者,一家三口轮流看,谁也不耽误。

更没想到是,登上了某博物馆的书架。这是要让孩子看了改变一生的节奏啊。早知如此,我应该写个面向青少的版本,毕竟书里有些少儿不宜的内容。

更有马来西亚的四位读者,组成了西天“取经”团,一波三折,历时两月,终于把这套“经”运了回去。一位新西兰的读者说,跨洋运输不容易,一下子要了6套。
独行不若与众同行,以书会友,同城相聚。希望人的解读书友会,以及各地同城会,能让更多同频小伙伴相遇相知,共同进步。
分享,让价值倍增!如果能被掠走,让朋友受益,其实也是件值得庆幸的好事啊!

我做这个是为了方便读者,原本只想提供给千帆计划成员内部交流的,但还是有很多非铁杆粉丝咨询,后来就开放给大家预订。没想到源源不断有人想要,已经组团了16批。
想要的朋友们,请扫码登记吧,或者直接点击末尾的“阅读原文”。所有的流程及说明,都在里面。

最新评论